论族谱印刷与族谱编修的基本格式

  国有史,方有志,族有谱,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的传统。谱,是按照事物类别或系统编成的表册图籍。族谱,俗称宗谱,又称家谱、家牒,还有叫家乘等的} m \ ( I R 0,是同宗共祖的血亲n $ T t M m ] J集团以X V . P 9特殊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。叫宗谱者,由始i % . P祖称祖,继者为宗之说而来,意为同Q ; k 2一祖庙的同宗族人之表册图籍,如《河东聂氏宗谱》;叫家谱者,就是家世系之表册图籍,如南海《聂氏家谱》、《; R ; * D J Q k孔子家世谱》;叫族谱者为全宗族成员之表册图籍,如江西金溪《崇阳聂氏族谱》。

  H p R J x m ! ` |同一种表册图籍,由于看法角度k E* w P o C u Q ! * L .不同,而形成多E 8 7 . ~[ E 3 U 6种书藉名称,. q } s a其实都# e c 9 M 3一样。族谱蕴d K D . s藏着有关人口学、社会学) Q P }、民族学、民俗O e \ w学、经济史、4 e c人物传记、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,对开发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。特别是孔、孟、颜、曾四大圣裔和皇族的族谱善本,有可能成3 ) y Y I $ Z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的文化遗产。由于族谱记载着上下五千年,横连千万家的本族世事,负载的信z 8 P息数量十分庞大,所以族谱T – 9 k l p是记载宗族衍生的历史标本,也是中华民族文化魄宝的组成部分,对族人来说,族谱可以明渊源、联Q w Z d 3 Q族属、绵血统、详世系,是传家之宝。

论族谱印刷与族谱编修的基本格式

  唐朝以. ? [ u t前,只有国史没有族谱,如b $ 4 ? n G v果说有族谱的话,也是象写史记一样地写小家庭历史的世系家牒。一般都是些封建贵族大宗,夸大功名业绩,为祖宗歌功– t ? | 8 n颂德,树碑立传而已。随唐至宋朝初期,百家` ; / k \ X % V姓氏各自大造(修)族谱,谱式谱例五花八门,呈j I & I x Y d现百家争鸣的修谱热潮,最后由唐宋八大家欧阳修和苏洵二人将族谱规范为:分出内外世纪以清源本,又用大小书以联图甲支派。支图每以五世一提,如孟子所云,五世而斩,k e $ ^法五服之意义,再J L ( S Y a提而成为九世,如尧典所u S p W N云,九族既睦,取九族之亲之意义,以此延伸至十世、百世,以至亿万世久久相传之含意。由于欧苏体例的i H # @格式表册非常简易c o K,言简意骇,查阅上下几百年几十代世系以至几千年几百代的世系都能垂手可得,一目了然。D A 6 4 f _ ? q W并且基于理学原理(理学原理另外分章解i G L =说),又合乎阴阳学说,以及其体例的实用性强等优点。另一方面,由于名人效应,欧. 5 D b ~ 0 ( F阳修和苏洵二k( Z 0 X Q Z人是当时大宋时期的大文豪,文坛领袖,欧阳修又? U u J N 8是宰相,于是,众族效仿,蔚然成风,至今经历千年历史的检验,依然实用,而且方B , c & l g 9 c兴未艾。总的看,族a D u X } ^ t & Y谱的修撰格式有一个从简单谱系、谱c w ! 0 1表到体例完备的发展过程。我国族谱绝大多数是以传统欧苏体例为范本,将族人的生(包括学历、职务、功名、居住)、婚(包括d 7 z O W J f配偶、孕育)、卒、葬(包括墓地或寿穴及穴山坐向)用最精简准确的语言如实地记录下来的表册。

  N a T [ 8 q {目前,0 K r 0 o L A聂族各支都0 d v在兴修族谱,} a y应该注意族谱修撰格式,既不要太简单,也i % ) v &不要太复杂,现代比较标准X ) P y z T / , 0的格式包括以下几个方面。

  一是谱序。5 ; y d } J P这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* & L . c I 9 $ pe 2 :,它包括本j m E q & 6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,以及跋语等。外族写序人通常是: d 2 _ \ E当时、当p M O地的名人,或是与家族有特殊关系的人。谱序跋的内容大致是修谱缘由、修谱经过、家族渊J h [ ; b `源传承,有的谱中还阐发一些修谱理论。随着族谱3 F E 8 4撰修的次数增多,序跋也不/ 9 O # K L断增多,所以一些大型族谱,其序跋篇幅很大。通\ r # V 7 $ 8 S常情况是续修次数越多,谱序1 d t Q # 9就越长r Q f F E N,谱序跋本身也就m ~ * ? &成了了解家族历史e l D的重要资料。

  二是谱例。即修谱凡例,9 a O h & ) ~主要阐明族6 l j e谱的纂修原则、体例、领谱和族谱的管理原理。

  三是先世考。主要考述本姓来源、本族的历史和分支迁徙情况,T h P尔后是把本家族% 9 w N q J } A |中最显赫、有德行功业的先祖绘成遗像载诸谱端,并附像赞。

论族谱印刷与族谱编修的基本格式

  四是恩荣录。主要刊载皇帝和朝廷、地方官员对家族或家族成员的封赠文字I t 6 O _ b ;和匾额。

  五是家法族规。清末民初所M \ ^ ^修的族谱中,一般都是旧规、新规分列,内容庞杂,财产婚姻、5 C m & _ N祖业管理、家族往Q 8 7 i I w B &来,举凡为人处世的各个方面无所不包,且各个家族因自己的不同情况而有所侧重,但都不离敬宗收族这一核心内容。

  { / $ ! [ W六是祠堂坟墓。对祠堂、祖坟的修建历史、建q Y @ q筑规g 7 P r 0 . 1 @模、地理位置7 V [等进行记载,有些谱中配有简单的绘图。还可收录有关宗祠的管理规章,历代相关的碑文、记颂等。

  C L o ,七是世系。这是族谱的主要U & s |内容。世系可分两种形式,一是世系传录,即从一世祖开始到修谱日期止,家族成员的姓氏名号、生卒年月、简要阅历、妻室子女以及葬地封赠等情况;另一种是世系表或世系图s 7 b B y _ #,即以图表的形式记载该家族的血缘传承情况。

  八是传记,包括行状、墓志铭、神道碑以及% 7 q年谱等多种形式。传记又有德行、孝友、烈女、仕宦等篇目,5 | : 0 N @ 2 3 \与地方志6 . , B + – C B的体例大体一致。

  九是仕宦录,或称科第: % 8 ~ J / ~ K ,5 z E N V\ M U,登载族内历代科第人仕者的名单,并简要记载他们的业绩及著述。

  十是族产,包括祀田、祖山、义庄、庙产、房屋等X _ d o :d U L h E [ = P。同时记载族产的数量、买卖情况、管理细则、收支账目以及经营租佃A \ K/ : C & + \ r u j W h g [情况。

  十一是艺文或名迹录。收录族人或与家族相关的各种著述诗0 1 – A文。名迹录则Z ! : I + \是记载与赵姓家族相关的名胜古迹、山水桥梁、庵寺书院和亭台堂舍等。

  十二是字辈谱与领谱字号。 修撰族谱千万不要脱离修谱原旨,掺杂不必要的内k S G s % u容。据有人调查湖南修谱情况,披露两个笑话:

  一是[望城]《龙塘苏氏族谱》二十六卷(2000年武+ W 6 [ M \ 1 ] V功堂铅印本),10册函装,_ X ` N纸质精良,印刷、装帧堪称上乘。纂修者是上海铁路局系统的一位退休干部,1948年由长沙考入京沪杭区铁路局。_ 9 +是谱为民国十五年(1926)龙塘苏氏七修族谱的增补` # G ^本,增补“1926年至今子孙徙居各地已蒐集之资料”,大, 8 9 &量的篇幅是纂修人5 R $ u h [ N J \为其祖父、父母撰写的祭文B l #和自己八十寿庆的情况,包括“八十寿赞”、“寿庆志盛”、致寿词、答谢词、文艺演出,甚至包括剧目、演员情况,还有大量彩色照片,有一册之多,一族之谱几成{ C } ` P e u一家之谱,这样的谱就不l ` g 2 z x | h ,是为族人修的了,而是自己修给自己看的小家谱了。

  二是[益阳]胡氏十修族谱,1999年铅印本,纂修者是益阳师^ U e ; D范高等J 4 } N PS A w E $ X # S I专科学校的一位退休教师。是[ W j 8 D N谱前言中引用列宁语录# a b“忘记J @ j % p 9 _过去,就意味着背叛!”用高尔基等外= F S n N v o ]国文学家的话作为“补白”。第十二章是纂修者的夫人摘自六七十种报刊杂志的育婴抚幼的资料,“做合格的父母,养最好的后代”,72个页码,占全书267个页码w w K $ ,的27%,确6 x N属不伦不类,: c y / ^ v是对家谱“神圣”的一种亵渎。该族共有人口360多人,绝大多数是农民,且因修水库而迁徙益阳各地,按户摊派,每人10元,少数户拒交,“多_ ? l~ $ ! B @ ~ o W 5 H j –数人(尤其是年轻人)不重视,不参予”(见该谱“编后记”),印了124本,用别人的钱,塞自己的私货,美\ j H @ ) Z K其名曰:供T 5 [ O _ Z k X族人参考。这就要不得了。

  论文出o 6 H R u 1 j _ ]处(作者):聂金城

相关新闻

电话联系

销售部:021-66500380

黄先生:13816001922

胡先生:13788992311

微信咨询

添加专属客服

一对一为您服务2021101801553817

立即扫码添加我吧

返回顶部
数控车床 | 污水和固废处理 | 河南充物联网 |